自己记录一下,随意更新


父游标,子游标

游标只是一个名字,指向存有告诉oracle db如何对数据操作的信息的内存区域。查询时,根据crusor_sharing的设置,sql语句会被hash到parent crusor上是否存在合理可执行的child cursor。如果存在,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child crusor中存储的绑定变量信息、执行环境、执行计划等进行快速的查询。参考:

https://expertoracle.com/2017/11/17/db-tuning-basics-3-parent-and-child-cursors/

硬解析,软解析

Oracle在进行查询时会先从shared pool查找有无对应sql语句的crusor。如果找到parent crusor以及child cursor,就可以使用现成的资源进行查询,这就是soft parse。如果找不到,或者只找到了parent cursor,那就必须生成缺失的crusor,生成执行计划,这就是hard parse。参考:

https://expertoracle.com/2017/11/16/db-tuning-basics-2-parsing/

缓存命中,缓存丢失

这个翻译很烂。简而言之library cache hit就是找到child cursor,miss就是没找到。miss还分为during parse和during execute分别对应没找到parent crusor和没找到child crusor。

物理读,逻辑读

逻辑读失败时就会物理读。这个过程就是把磁盘上的数据读到高速的buffer cache上的过程,所以叫physical read。如果从buffer cache中提取数据中表的若干行或列,这叫做logical read。

consistent mode & current mode

这个实在不知道中文对应是啥。不太理解,粗略来讲,current mode下block的数据就是它现在的状态,而consistent mode下数据是block的某时的快照,可以rollback。

https://community.oracle.com/tech/developers/discussion/777510/what-are-consistent-gets-current-mode-gets

自从某个版本的Win10或Chrome更新之后,实验室电脑就无法使用ss+Chrome科学上网了,只好暂时使用ss+Edge替代。

某日感觉实在不爽,去Github挖了一下bug报告,发现竟然是win10拨号连接名为中文的原因。在修改pppoe连接名为英文之后,Chrome神奇地又可以使用系统代理的ss扶墙。

太真实了orz

这次只有两个节点:node1和node2
首先是解决文件共享问题,我们使用nfs,挂载一个目录在mnt上,这样两个节点都能访问到。
其次,mpi需要两个linux机器能互相免密码登录,需要把ssh公钥复制一下,比如ssh-copy-id。
最后就安装openmpi。这个其实只需要下载源码,configure然后make all install就可以了,一般不会有问题。
之后可以编译测试文件看看能否正常工作。

参考资料:
https://cugxuan.github.io/2017/11/17/Openmpi/openmpi%E9%9B%86%E7%BE%A4%E6%90%AD%E5%BB%BA/
https://cugxuan.github.io/2017/05/18/Linux/Ubuntu-Deepin%E7%B3%BB%E7%BB%9F%E4%B8%8A%E6%90%AD%E5%BB%BAnfs%E6%9C%8D%E5%8A%A1%E5%99%A8/
https://blog.csdn.net/wangzhkai/article/details/80288894

屎。
知道是屎,就没必要尝一口确认了。也没有必要指着和别人说,“你看,那是屎”。本来可以避开,非要聚众围观指指点点。屎又不会因为大家认同它是屎就不臭了。
不过有的时候,你确实无可避免地会踩到屎。其实相比于把鞋弄干净还算好的。切记不要因为愤怒而冲着屎倾泻忿气,因为这样你也会惹上一身臭味。
祝各位好运,人生的路上少碰见点屎。